中新网沈阳9月3日电 (沈殿成)9月3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众馆联动守望和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主题活动,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
本次活动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教育局主办,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承办。此次系列活动,以沈阳抗战联线区域联动为特色,通过面向社会各界开展主题铭记、向英雄致敬为英雄献花、光影中的英雄主题观影、“铭记历史守望和平”主题研学、沈阳抗战联线联动活动,使辽沈地区的公众更直观的走进抗战文化,铭记抗战精神,肩负起博物馆作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桥梁的新使命。
若允乱港分子建“流亡议会”,将是大错特错
我已多次奉劝英方,不要一意孤行、挑战中国主权、支持反华势力。否则,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回击。
环球时报:英国近期宣布调整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政策,为持有BNO护照的港人提供入籍通道。作为反制措施,中方是否会考虑取消接受英国政府单方面安排的香港居民的中国国籍或香港居留权?
环球时报:英国等国长期将香港视作“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实体”,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近期多次敦促英国有关政客认清“香港已经回归中国”的事实。这些政客为何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
一个稳定健康的中英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我希望英方重归独立、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不要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环球时报:不久前,英国决定禁止华为参与该国5G建设。外界很关注,中国是否会制裁汇丰银行、葛兰素史克等在华经营的英国企业,作为反制措施?
刘晓明:“黄金时代”体现了中英关系的发展水平,符合两国利益,我们因此同意并支持这一倡议。但“黄金时代”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基础之上,特别是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共同恪守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黄金时代”能否继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方。
刘晓明:如果英国允许这些人员建立所谓“流亡议会”,那将是大错特错,将给中英关系制造新的严重障碍。这样的组织是以破坏“一国两制”、分裂中国和推动“香港独立”为目的的反华组织。如果英国允许这些人建立所谓“流亡议会”,那将严重违反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中英互信,严重破坏两国关系。
我们对当前中英关系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感到痛心。当前,中英关系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英方应认真反思其对华态度和政策。我也一再正告英方:中国是英国的伙伴,而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中国发展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更不是威胁。
环球时报:一些政客声称,《中英联合声明》是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的“具国际约束力的协议”,不能单方面终止,且英国有责任监督《中英联合声明》的施行。您对这种论调怎么看?
活动现场,观众及学生向寓意着民族英烈浩气长存的卧碑敬献花束,以此表达对在全民族抗战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们敬意。
“黄金时代”能否继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方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英国近期对华政策“转向”背后,美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您是否认为英国已在中美博弈中“选边站队”?
刘晓明:当今世界早已进入21世纪,但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政客的思想却仍停留在冷战时期,甚至殖民时代。
环球时报:沪伦通和伦敦作为海外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地位会受到影响吗?
刘晓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在香港特区实施的几个问题的解释》中明确指出,所有香港中国同胞,不论其是否持有BNO护照,都是中国公民。事实上,英国政府早在1985年就通过法律设立BNO身份,拒绝给予港人居英权,现在却突然违背自身承诺,给BNO护照持有者提供所谓成为英国公民的路径,纯属政治操弄,真正目的就是要插手香港事务,干扰香港国安法实施。
随着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杨靖宇将军赋》《露营之歌》诗朗诵响彻序厅,现场师生仿佛穿越时空,来到“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的情景之中,抗战烽火历历在目,英雄精神代代相传,当代的青年学子,以朗诵爱国诗篇的形式追寻英雄的足迹,追寻红色的初心。
“英国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不是《中英联合声明》。随着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英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权利和义务都已全部履行完毕。
环球时报:鉴于近期形势,您认为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是否已结束?还是尚未结束,但面临极大挑战?
环球时报:据英媒报道,反中乱港分子罗冠聪、英国驻港总领馆前雇员郑文杰目前都在英国,他们正计划把伦敦变成香港反对派的活动基地,甚至提出组建“香港流亡议会”。如果英政府允许这些行为,中方将做何回应?
我认为,当前英国对华政策存在两大赤字,即“认知赤字”和“信任赤字”,这是当前中英关系的一个症结。中英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难免存在分歧,加强接触和沟通是消弭“赤字”的必经之路。只有推动相互“挂钩”,而非鼓噪“脱钩”,中英才能不断增进了解、加强互信、管控分歧、消除“赤字”。
刘晓明:英方单方面行为必将损害香港与英国司法合作基础,损害双方执法合作与交流,将使英国成为在港被通缉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避风港”。
刘晓明:近年来,伦敦已成全球第一大人民币离岸外汇交易中心、第二大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沪伦通是首个连接中国和西方主要资本市场的合作项目。这些成果既是伦敦金融优势地位的体现,更得益于中英紧密关系的支撑。
刘晓明:英国政府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条件下,借口莫须有的风险禁用华为5G设备,严重损害中英互信,严重削弱中国企业对英投资信心,严重影响中英经贸合作氛围。中方将全面、严肃评估这一事件,并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方对英方的举动坚决反对,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希望英方客观正确看待香港国安法,立即改正错误,以实际行动为中英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香港问题上,他们不愿意承认香港已经回归中国的现实,以所谓“监督者”自居,惯于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近来,他们又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将中国视为“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扬言要与中国全面“脱钩”,甚至叫嚣要对华发动“新冷战”。这些噪音和杂音虽然无法代表英国主流民意,但确实给中英关系制造了困难和干扰。
环球时报:英国暂停与香港的引渡协议,对中方(包括香港)会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影响对外逃人员的追缉?
环球时报:美英将签署自贸协定,对中英经贸关系会有何影响?是否需要重新考虑英国脱欧后的中英自贸协定?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互利合作,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致力于为外资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对于某些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违反国际贸易规则,排斥打压特定国家、特定企业的错误做法,我们坚决反对。
刘晓明:我并不认为英美签署自贸协定会对中英经贸关系造成什么影响。中英贸易与美英贸易发展阶段不同、贸易格局不同、互补优势各异。中国有着世界品类最齐全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和14亿人口的消费品市场,这些都是别国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英国同中美分别达成自贸协定,不仅有利于英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发展,两者不是非此即彼、你赢我输的对立关系。
在“开学第一课”这一环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战宣讲团来到了沈阳市111中学,以“铭记历史守望和平”为主题,围绕抗战精神和抗疫精神两条主线,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影响深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场上,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力量,并肩战斗,携手捍卫国家独立与尊严,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在抗击疫情的狙击战中,中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与各国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守望相助。博物馆希望通过这样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和平的守护者。(完)
稳定的双边关系是推动中英金融合作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希望英方认真反思其近期涉华言行,不要再做损害中英关系基础的事。
我们已多次敦促英方认清香港已回归中国的现实,立即纠正错误,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务。中方将考虑不承认BNO护照作为有效旅行证件,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关于中英自贸协定的前景,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英国的对华政策。在“后脱欧时代”和“后疫情时代”,英国要打造“全球化英国”,绕不开也离不开中国。我们希望英国坚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排除外部干扰,与中方共同推进新时期中英经贸关系。
当日上午8点30分,博物馆序厅庄严肃穆,来自沈阳市上园小学的学生代表整齐列队,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沈阳市朝阳一校学生代表及博物馆小志愿者们表演了抗战情景剧《我的母亲赵一曼》《民族英雄杨靖宇》,以直观生动的形式沁入心田,再现了革命先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刘晓明: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间双边关系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共同发展。个别国家固持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界,搞小圈子、小集团,逼迫他国选边站队,注定是不得人心的。
刘晓明:这种论调反映出对历史的无知。我想强调以下事实,帮助他们补上基础课:中英谈判及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核心是中方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英联合声明》关于对港基本方针政策是中方单方面政策宣示,不是中方对英方的承诺,更不是所谓国际义务。
中国从不要求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我们希望英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不是“随美起舞”。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列颠”才是名副其实的“大不列颠”。
《中英联合声明》有1137个字、8个条款、3个附件,没有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条款、任何一个附件赋予英国在香港回归后对香港承担任何责任。英国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因此,英方无权借口《中英联合声明》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干涉中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