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再回归展现600年紫禁城的“生生不息”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 (刘大炜)此前颇获好评的文化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第三季将于近日回归。其制作团队表示,第三季节目将以“生生不息”为重点贯穿全季,着眼过去更要看到未来。2020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年,希望节目展现给观众的不仅是明清史,更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节目15日于故宫博物院建福宫举行发布会。

“同学,请合理取餐。”在西湖大学食堂,服务人员在一旁温馨提醒同学们合理取餐,避免浪费。西湖大学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学校后勤部门动态监测每日就餐人数,按需制定食材采买量;根据用餐人数,灵活调整菜品供给。

南昌航空大学将“光盘行动”与校庆纪念有机结合,在师生中发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一枚印章,意味着一次‘光盘’。集齐68枚,可以换一套校庆手绘明信片。”学生齐超华说,目前首批2000套校庆明信片已印制完成,静待大家凭戳认领。据南昌航空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罗晓畅介绍,自开展“光盘行动”以来,学校日均餐厨垃圾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3%,并在持续减量中。今年9月开学后,南昌航空大学将继续招募680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光盘”监督员,营造校园节约粮食良好氛围。

15日,《上新了·故宫》第三季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福宫举行发布会。图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发布会后接受采访。刘大炜 摄

浙江海洋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作千余份勤俭节约宣传画报,张贴在学校餐桌上。同时积极开展“三餐零浪费”行动,引导学校师生按需点餐,制止浪费。

15日,《上新了·故宫》第三季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福宫举行发布会。图为发布会现场。 (《上新了·故宫》制作团队供图 中新网发) 刘大炜 摄

《上新了·故宫》是由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电视台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于2018年首播。每期节目由“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带领一位“飞行嘉宾”并联合专家,进宫识宝、穿梭古今,从多维度了解宝物背后的故事。此外,每期节目还将邀请设计师,与“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一起围绕故宫元素进行相关文创设计。第三季节目中,担任“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的是艺人邓伦和魏晨等。

《上新了·故宫》播出以来,赢得“故宫迷”们广泛好评,相继获得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和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的“优秀电视文艺栏目”,与故宫有关的文创产品也受到消费者追捧。

节目总导演毛嘉接受采访时透露,新一季节目中,不仅将有更多新面孔加入文创设计队伍,也会有更坚实的专家团队力量,希望可以向观众更极致地展示故宫文物。

节目总制片人、华传文化暨春田影视董事长刘兵在发布会上介绍,新一季节目集结了更为广大的青年设计师力量,全国设计类高校学子以及优秀的青年设计师竞争上岗,共同为故宫文创上新助力。每期节目中都有高校学生在文创环节里进行创作比较,线上线下联动,择优选取大家最喜爱的文创作品。

虽然已是三度“入宫”,邓伦在发布会上坦言每次进入故宫都有新鲜感。他说,希望借紫禁城建成600年的机会,把故宫里没走过的地方走一走,仔细感受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在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职工餐厅,正在取餐的教师李娟说:“践行‘光盘行动’,教师应以身作则。”如今,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已成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师生间的新风尚。“学校将厉行节约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机结合,在师生间倡导适度点餐,营造取食有度的节俭氛围。”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庆荣说。

“生活应与节约相伴”“哪怕有再多财富也要杜绝浪费”……这些标语出现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食堂的餐桌上。“学校坚持开展食堂文明建设,这些漫画桌贴,就是学校广告专业和设计专业师生共同创作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宣传部负责人说,“标语激发大家的共鸣,传递勤俭节约新风尚。”

浙江万里学院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培养节约粮食好习惯,积极向身边同学讲述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窦瀚洋 戴林峰

该节目由华传文化传播(天津)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春田影视传媒(天津)有限公司承制。第三季首期节目将于本月24日在北京卫视播出。(完)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致辞中表示,《上新了·故宫》是在保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力。他认为,节目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基因,通过专家学者的解读和文创团队的设计展现出来,让观众从另外的视角了解故宫。